关于2017年工作要点
【字体:大 中 小】发布时间: 2017-05-08 来源: 作者:东桥镇党政办
2017年,全镇经济社会发展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为指导,紧紧围绕十三五规划制定的“工业强镇、农业富镇、商贸活镇、旅游兴镇”总体目标,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坚持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不断解放思想,创新工作举措,抓落实、创特色、补短板,促进我镇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
一、工业经济发展
1、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大力推介我镇工业产业基础和劳动力资源、政策等方面的优势特色,进一步完善客商人脉信息库,加大招商力度,积极走出去,实施专班招商、以商招商,落实招商引资责任和激励机制。
2、加快推进项目建设。重点跟进博士隆公司年产50万支铆塞项目、年产100万支智能锁项目、年处理5000个金属表面处理生产项目,钟祥市锦琳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年产500万套转向轴汽车零部件项目,鑫捷电子有限公司年产800万条手机电脑数据线材项目等,新签约项目2个以上,新开工项目1个以上。
3、强化金融环境服务。帮助企业打通“供给线”,引导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产品,落实“小微企业贷款”、中小企业贷款政策,进一步拓展企业融资渠道,鼓励企业实行债权、股权融资,开展合资合作;做好规模以上企业上市培育和服务工作。
4、着力推进产业园建设。以招商引资、项目建设、优化服务为充分条件,加快东桥五金产业园基础设施配套建设,重点引进五金加工、机械制造、电机等行业企业,力争入驻企业3家以上,让园区成为东桥经济发展集聚地、新引擎的必要条件。
5、从严抓好安全生产。牢固树立“红线”意识,坚定不移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失职负责”的工作责任制,全面压实工作责任,明确责任分工,强化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继续加强安全生产宣传力度和法律法规学习,进一步提高全民的安全生产意识。建立健全安全各项规章制度,进一步强化安全生产防范措施;全面完善各类应急救援预案,坚决杜绝重特大安全事故的发生。
二、农业农村工作
1、创新发展模式。按照“基地标准化、道路网络化、排灌独立化、种植机械化、养殖机电化、种养一体化”的标准,重点打造五个板块基地:以皂当沿线村金店、联盟、东桥、团山、九堰、高潮等为主的3000亩再生稻板块基地;以东桥、墩岭为主的稻田养虾板块基地;以金店、联盟、七堰、永隆、高潮为主的畜禽规模化养殖板块基地;以墩岭、七堰为主的高端花卉苗木板块基地;以团山、马岭、九堰为主的林果板块基地。
2、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以内部融合带动“种养一体”,重点支持“虾稻共存”、“麦瓜棉”等特色高效示范基地建设,推广稻田综合种养,稻鳖共生、林下养鸡、种养加循环等高效农业模式。以特色品牌带动“产销一体”,以现有特色品牌为依托,整合以团山红桃、园艺场柑橘、联盟梅子、黄集马岭油桃、方大妈脆枣等为主的一批特色水果;以祥和板鹅、东桥板鸭、岁湾五黑鸡等为主的鸡鸭鹅系列产品;以东桥一组观赏虾、墩岭小龙虾等为主的特色养殖;以老笼王蜂蜜为主的生态保健蜂蜜饮品;以凡清优质稻米加工为主的东桥优质大米;以阳春白雪为龙头的优质面粉;以九弯河、汤家台、学屋弯、罗家集、跑马岭为主的美丽乡村徒步休闲中心;以食为天、同仁聚、西客农庄、绿缘农庄等为主的东桥招牌菜品;以东桥熏肉为主的特色腊味;以七堰、墩岭为基地的东桥特色花卉苗木展示基地;以高潮水库、平安水库、榨屋河水库为主的生态垂钓中心。以统种(养)统销带动“种养加一体”,加强特色食品的开发和应用,新增2家以上农业加工业企业(合作社),通过无公害产品、绿色食品、基地建设和市场认证,统一冠名、统一包装、统一价格、统一服务,扩大品牌知名度,提高市场占有率。
3、改善生产条件。建设高标准农田,重点围绕马岭、中李等5村土地整治项目,着力开展田块整治、土壤改良、灌排设施、田间道路、配套电网林网等建设,鼓励和支持各类新型经营主体作为申报实施主体参与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补齐水利基础设施短板,加快实施小二型水库整险加固项目,重点抓好肖堰、井冲、云景3个小二型水库修复工程,着力整治中李等5村项目区病险堰塘改造工程,修复大堰200口,新增蓄水能力50万方;抓好水利修复工程,修整沟渠10000米。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重点加快推进水稻、小麦、油菜等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提升植保装备水平,全镇主要农作物综合机械化作业率达到95%以上。
4、加快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新引进农业企业1家、发展合作社10家、家庭农场5家,每个村成立1家土地股份合作社,农户入社率达到70%以上。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培养有技术、懂管理、会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100人以上,鼓励东桥籍大中专毕业生投入到合作社、龙头企业、家庭农场建设中,成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投资者、管理层。推广三种模式,推广“沙洋连片耕种模式”,通过经营权流转、股份合作、代耕代种、土地托管等方式,完成整组、整村流转土地75%以上;推广“湖山模式”,盘活农村集体“三资”、发展农村集体经济;推广“彭墩模式”,学习“三产融合”、“四化同步”经验,扶持以东桥一组精品水产养殖、生态养殖、优质大米、观光采摘、生态休闲旅游等为主的东桥生态观光产业园。
5、高位推进环境综合治理。推进污水处理项目建设。加大农产生活污水处理“明灯模式”建设力度,确保镇区污水处理厂管网设施按期竣工投入治污营运。善始善终抓好秸秆禁烧。保持高压态势,防范秸秆露天焚烧、垃圾场自燃,确保“不点一把火、不冒一处烟、不现一处斑”;注重秸秆禁烧严管期外管控工作,做到平时与严管期一个样,将秸秆禁烧工作与干部政治待遇、经济待遇、个人荣誉挂钩。全面推进农村面源污染综合治理。完善畜禽规模养殖禁养区、限养区、适养区三区划分实施方案,确保养殖污染防治技术规模普及率达100%,养殖户污染物处理面达100%,违规治理整改达标100%;控制种植面源污染,开展测土配方施肥,使用低毒低残留农药及生物农药等先进生产技术,促进无公害农产品、有机食品、绿色食品、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
6、大力发展新兴服务业。支持阿里巴巴、城村通、移联网信等电商平台,建立覆盖全镇所有行政村的村级服务站点,与专业合作社、产业协会、家庭农场和种养大户建立农产品供销关系。重点扶持农村淘宝网项目,通过“农产品进城”与“工业品下乡”双向流通网络,大力扶持我镇农产品上行。积极发展医疗保健、文化娱乐、社区养老、代理服务等,创新发展定制服务、定向服务、订单服务。
7、提档升级美丽乡村。开展以清洁家园、清洁田园、清洁水源为主题的美丽乡村建设。通过内资与外资结合、政府资金与民间资本共建的方式,全面实施“硬化、亮化、美化、净化、绿化”工程,完善镇村配套功能。运用村规家训、俗语格言等乡风教化资源,广泛开展诚信教育、孝道教育、勤劳节俭教育;建立红白理事会,推进喜事新办、丧事简办;开展“十星级文明户”“文明卫生户”评选、红黑榜公示、村村响广播等活动,树立文明乡风。
8、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产业。以争创省生态文明建设示范镇为目标,充分挖掘各村农业的生态价值内涵,以生态平衡为理念,以农事活动为载体,以特色农产品为购物对象,以科技和生态管理为支撑,把乡村农业资源转化成旅游资源,拓展其服务功能。放大全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效应,着力打造“观花卉园艺、品优质大米、尝东桥板鸭、摘团山红桃、享民俗风情”的全省乡村旅游最佳目的地;在联盟村七组以“吸一天新鲜空气,吃一天新鲜果菜,玩一天农家娱乐,过一天休闲假期是献给都市人的新生活”为主题进行营销;在东桥村以土地流转为载体,引进集特种养殖与名优种植、加工、餐饮、旅游、休闲为一体的大型生态休闲农庄;在墩岭村设旅游驿站接待中心,争创鄂西生态旅游圈最佳旅游节点;以环榨屋河水库为中心建成内中外三层生态圈,让游客有乡村生活体验区,有采摘区,有垂钓体验区,有餐饮住宿区。
三、社会事业发展
1、打造平安创建综治试点。以“七五普法”开局之年为契机,制订完善法治建设、网格化建设、平安创建实施方案,建设镇、社区、村三级代办网络,组建网格服务代办团队,把服务送到群众家门口。打造法治建设、平安创建十里宣传走廊,在西客线、皂当线、旅游环线3条重要交通主干线上宣传漫画上牌、宣传标语上墙、宣传声音村村响。建立“三个中心、三个协会”,即群众工作中心、老干部调解中心、法律援助中心,道德评议会、人民调解会、代表议事会,促进信访工作重心下移,全力解决多头上访、越级上访和无序上访等问题。
2、加大扶贫开发力度。继续落实“一镇一业的脱贫方案、一村一品的脱贫产业、一户一策的脱贫办法、一人一艺的脱贫技能”。推进电商扶贫、旅游扶贫、小额信贷扶贫。加强特困群众帮扶救助、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推进低保、五保、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关心留守儿童和空巢老人生活。扩大扶贫资金量化折股、贫困户入股分红覆盖面、用活小额贷款政策,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动贫困户脱贫,确保今年实现168户481名贫困人口脱贫。
3、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加强镇文化站农家书屋、体育设施等文化事业建设;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学校标准化建设;做好农村低保“按标施保”,确保新农合参合率、新农保和城镇养老保险参保率在95%以上;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健全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体系,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做好残疾人劳动就业、社区康复等工作;抓好流动人口的计划生育管理,做好“全面二孩”配套服务;广泛开展文化、卫生、科技下乡等活动。
4、实施利民惠民工程。改道升级东桥境内347国道12公里;计划投资32万元,新建和维修桥梁4座;计划投资400万元,改造东桥至汇源10千伏线路工程;计划在联盟、朋岭、沈集等村投资300万元动工建设“井井通”动力电项目。
5、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加大对农民工返乡就业的技术支持,通过案例、实习、参观、座谈等多种方式,突出对返乡农民工创业技能、经营管理水平和市场营销技能的培训,提高农民工返乡创业就业的能力和水平。向农户采取入户、广播、墙报等方式,积极宣传国家关于土地流转的系列政策、意义,让农户转变传统的小农经济观念,营造“爱拼才会赢”的创业就业氛围。
四、基层组织建设
1、强化服务保障。强化人员保障,力争全年引回能人10人,培育本地能人20人,选拔一批会服务能带富的村干部;强化阵地保障,提档升级党建示范带建设,培育美丽乡村党建示范点3个,新建党员群众服务中心3个,改扩建2个;强化薪资激励,探索建立村干部工资报酬激励机制,实现工资报酬与工作量、工作质效相匹配,促进干部工作积极性。
2、完善教育体系。深化“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继续坚持党委中心组和机关干部学习制度。采取授课、座谈、演讲、参观、讲故事、谈体会等多种形式,加强对农村党员的教育管理,形成“全程留痕、实时监控、过程管理、动态评定”的教育管理机制。
3、创新服务方式。做实“基本服务”,对接群众共性需求,着眼办得到、能兑现、广覆盖,列出基本服务清单,把与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证照办理、民政社保、户籍计生、民事调解、政策咨询、法律援助等服务作为“规定动作”;做优“拓展服务”,以党组织服务为杠杆,撬动行政服务、市场服务、社会服务等资源,实现村(社区)党务、村务、事务、商务、服务合一,精心打造涵盖农资购销、医疗卫生、文化娱乐、家政养老、水电气费代收代缴等项目的农村综合服务电商超市;做亮“示范服务”,实行由党员干部分工包片服务、在职党员到村(社区)和企业报到等制度,让群众感受到党组织的服务就在身边。
4、打造智慧党建。结合全镇精准扶贫、美丽乡村建设、招商引资等中心工作,积极打造“党建+扶贫”、“党建+旅游”、“党建+招商”等创新小品牌。突出党建在助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突出作用,构建党建大格局,以党建引领社会发展。
- 附件: